深化国企改革:为中国式现代化注入强劲动力

元描述: 本文深入解读深化国企改革的意义和重要性, 从五个方面阐述国务院国资委党委书记、主任张玉卓对国企改革的最新解读, 并详细分析国企改革的关键举措, 如推动国有资本“三个集中”、强化原始创新、完善管理监督体制机制等, 并对国企改革的未来发展趋势作出展望。

引言: 近年来,中国国企改革不断深化,取得了显著成效。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对深化国企改革进行了系统部署,为国企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国企改革是推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的重要引擎,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所在。

深化国企改革:中国式现代化的关键引擎

中国国有企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顶梁柱”,在推动经济发展、保障国家安全、维护社会稳定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近年来,面对经济发展新常态、科技革命新趋势、国际竞争新格局,中国国企改革不断深化,取得了显著成效,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劲动力。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将深化国企改革纳入全面深化改革的战略全局,进行了系统部署,明确了新征程上深化改革的方位、前行的节奏和工作的重点。这是对深化国企改革的重大部署,也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国企改革的五大核心原则

为了更好地理解深化国企改革的重大意义,我们首先需要明确其五大核心原则,即牢牢把握深化国企改革的:

  1. 总体目标: 持续推动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坚持和落实“两个毫不动摇”,依靠改革破除制约企业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不断夯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
  2. 根本要求: 增强核心功能和提升核心竞争力。增强核心功能,就是要通过改革提高战略支撑能力、民生保障能力、价值创造能力,在承担好经济责任的同时更好承担政治责任、社会责任;提升核心竞争力,就是要更好适应市场竞争要求,在科技、效率、人才、品牌等关键要素上持续发力,塑造企业独特优势。
  3. 鲜明导向: 加快形成同新质生产力更相适应的生产关系。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大势,适应人民群众新期待和市场需求新变化,加快企业组织形态、经营机制、管理体系的变革,促进各类先进生产要素向发展新质生产力集聚,不断提升全要素生产率,塑造新优势新动能。
  4. 重点任务: 不断提升改革的综合效能。包括完善管理监督体制机制,推进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等等,既抓好全面落实,也抓好重点突破。
  5. 政治原则: 始终坚持和加强党对国资国企改革的全面领导。必须坚持把党的领导贯穿改革各方面、全过程,促进党的建设与企业生产经营深度融合,确保国企改革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

推动国有资本“三个集中”:优化国企布局结构

推进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是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的内在要求,也是增强国有经济整体功能作用的重要途径。国务院国资委将按照“两端发力、双轮驱动”的思路,在更大范围、更深层次、更广领域统筹配置国有资本,有力推动“三个集中”:

  1. 向关系国家安全、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集中: 集中资源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关键基础产业和核心基础技术,确保国家经济安全和产业链供应链稳定。
  2. 向关系国计民生的公共服务、应急能力、公益性领域等集中: 提升公共服务水平,保障人民群众基本生活,增强社会安全和应急能力。
  3. 向前瞻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中: 积极布局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航空航天、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生物医药、量子科技等领域,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强化原始创新:打造科技强国核心力量

中央企业是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科技强国建设的骨干中坚。国务院国资委将坚决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部署,不断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完善创新体制机制,在“三高一优”上协同发力、持续用力,力争在原始创新上取得更大突破。

  1. 高质量的科技供给: 积极融入国家创新体系,主动牵头或参与国家科技攻关任务,建立企业研发准备金制度,强化目标导向的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在战略价值高、应用前景广、自身有优势的领域全力攻坚,努力掌握更多关键核心技术和源头底层技术。
  2. 高能级的研发平台: 深度参与国家实验室建设,新建一批全国重点实验室、国家技术创新中心等国家级研发平台,共建区域创新中心,打造高水平创新联合体,深化同上中下游各类企业科技合作,积极开展国际科技交流,取得更多科技成果。
  3. 高效率的产业融合: 加强企业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主动开放市场和应用场景,加快布局建设一批概念验证、中试验证平台,推进首台(套)、首批次、首版次应用,使更多科技成果从样品演變成产品、从产品延伸为产业。
  4. 优质的创新生态: 健全支持原始创新的出资人政策,完善研发投入加回机制,推进职务科技成果赋权改革,以创新创造为导向,灵活开展多种形式的中长期激励,根据科研工作不确定性高的特点,进一步完善合规免责机制,让科技人员放开手脚干事业、心无旁骛搞科研。

完善管理监督体制机制:释放活力、加强监管

国务院国资委将坚决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关于完善管理监督体制机制的部署,不断创新发展中国特色国有资产监管体制,把“放得活”与“管得住”结合起来,不断提高监管效能。

  1. 充分释放活力: 坚持政企分开、政资分开,充分尊重和维护企业法人财产权和经营自主权,充分尊重基层首创精神,在守住安全底线的前提下,鼓励企业实施个性化、差异化的改革探索,使企业更加充满生机活力。
  2. 切实加强监管: 落实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责任,完善国资监管体系和监督约束机制,用好信息化、智能化等方式,引导企业依法合规经营,有效防范化解风险,坚决守住防止国有资产流失的底线。
  3. 完善分类考核评价体系: 进一步完善分类考核评价体系,制定更有针对性、更加个性化的考核指标,加快实现“一业一策”“一企一策”,引导企业各展所长,争当不同赛道的“尖子生”,实现质量更高、功能更优的发展。

深化国企改革:展望未来

深化国企改革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进程,需要不断探索和实践。未来,国企改革将继续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1. 加快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 鼓励国有企业积极引入非国有资本,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提高企业活力和效率。
  2. 完善国有企业市场化经营机制: 更加注重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制度,推动国有企业成为市场竞争主体。
  3. 加强国有企业党的领导: 坚持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不动摇,充分发挥党委把方向、管大局、促落实的领导作用,确保国有企业改革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

常见问题解答

  1. 深化国企改革对中国经济发展有何意义?

深化国企改革是推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有利于优化资源配置,提升企业效率,增强国有经济整体功能作用,为中国经济长期稳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1. 如何理解“三个集中”的具体内容?

“三个集中”是指将国有资本集中到关系国家安全、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集中到关系国计民生的公共服务、应急能力、公益性领域等,集中到前瞻性战略性新兴产业。

  1. 国企改革如何促进原始创新?

国企改革将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完善创新体制机制,加大研发投入,鼓励科技人员开展原创性研究,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实现更多科技成果转化,为科技强国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1. 如何理解“放得活”与“管得住”的辩证关系?

“放得活”是指要充分释放国有企业的活力,赋予企业自主权,鼓励企业创新发展;“管得住”是指要加强国有资产监管,防止国有资产流失,确保国有企业依法合规经营。两者相辅相成,共同推动国企改革健康发展。

  1. 深化国企改革对企业发展有何影响?

深化国企改革将为企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推动企业更加市场化、更加高效,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促进企业持续健康发展。

  1. 未来国企改革将重点关注哪些方面?

未来国企改革将重点关注加快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完善国有企业市场化经营机制、加强国有企业党的领导等方面,不断深化改革,推动国有企业实现更高质量发展。

结语

深化国企改革,是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举措,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所在。国务院国资委将坚决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部署,不断深化国企改革,推动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我们要以改革创新精神,坚定不移推进国企改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更大力量。